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 编程资料编程资料

FreeBSD的一些简单使用技巧_Unix/BSD_操作系统_

2024-03-28 395人已围观

简介 FreeBSD的一些简单使用技巧_Unix/BSD_操作系统_

1、在 unix-like 中档案结构是蛮重要的,那么要如何去看相关档案目录结构的说明呢?

难道是 cd 到每个目录下吗?其实有更好的方法..

那就是用好男人 man 来看:

# man hier



2、在 console 下操作时,由于屏幕显示有限,有时需看前面显示的资料,这时你可:

. 按一下 Pause or Scroll Lock键后,则可利用 PageUp PageDown Up Down
Home End 等键来看前后显示的资料

. 再按一下 Pause or Scroll Lock则可回复等待输入画面.

3、 使用 pw 来管理你的帐号

在 FreeBSD 下使用 adduser 来新增帐号,有些时会满烦的,可用以下方式:

pw useradd -n -g -m -s /bin/csh

=> -m 代表建立使用者目录

●同时设密码

echo | pw useradd -n -g -m -s /bin/csh -h 0

● 删除帐号

pw userdel -n -r

=> -r 代表同时删除其 home 目录等相关资料

● 修改帐号

pw usermod -g -s /bin/csh

PS:无法修改帐号名称

● lock 及 unlock 使用者帐号


pw lock
pw unlock

4、 激活你的 screensaver

由于 FreeBSD 大多当为主机使用,都是常期不关机的,因此可将屏幕关掉,或使
用 ScreenSaver 功能..

使用 ScreenSaver 请在 /etc/rc.conf 这个档加入以下两行:

blanktime="900"

=> 以秒数为单位,如以上为 15 分钟

saver="logo"

=> logo 是 FreeBSD 的吉祥物(图型接口),另也可使用 "daemon",这是文字型式

5、 检查你的某一个 ports 版本及更新

如果要更新所有的 port 只需在 /etc/ports/ 下执行以下指令:

# make update

有时我们可能要检查某一个 ports 的版本,在每个 ports 中的 Makefile 都有这一行

PORTVERSION= x.x.x

如此就可看到这个 ports 的版本了,另外也可使用以下方式(用 grep),比如我
们想看 mod_php4 的版本

# grep PORTVERSION= /usr/ports/www/mod_php4/Makefile
PORTVERSION=   1.4.1 -> 版本讯息

如果版本太旧了,则可利用以下方法来更新单一 ports

a. 使用 portupgrade 或 portinstall,请用 man 查看用法

b. 到 FreeBSD 网站查询最新的 ports 信息,并抓 ports 回来更新

网址:http://www.freebsd.org/cgi/cvsweb.cgi/ports/

抓回来后在相关目录更新,例如我们抓回的是 mod_php4.tar.gz,存在 /usr/tmp/ 目录下,则解压缩的方式如下:

# cd /usr/ports/www/mod_php4
# tar xzvf /usr/tmp/mod_php4.tar.gz

如此就 ok 了..

6、 加速你的按键速度..

相信使用 FreeBSD 的人很多都是在 console 下操作吧,有些时,要重复某一按键速度实在很慢..

另一个问题就是 cusror 的位置有些时不太明显..

可用以下方法来改善:

在 /etc/rc.conf 中加入以下资料..

keyrate="fast"
cursor="blink" 或 "destructive"

7、 设定开机画面

使用 windows 的人,都知道所谓的开机画面,在 FreeBSD 下是否也有此功能呢?答案是肯定的,而且设定更为简便,请照以下 steps:

一. 首先制作一个图型文件,档案格式为 logo.pcx 或 logo.bmp,需注意的是
.bmp 的档案存盘时不用压缩,分辨率需为 640 X 480 以内(含),色阶为 256
色..

二. 将此档案 copy 到 /boot/ 这个目录下

三. 设定 /boot/loader.conf,加入以下资料

splash_bmp_load="YES" -> 如果使用 .bmp 格式,此项需设为 YES
splash_pcx_load="YES" -> 使用 .pcx,请将此项设为 YES
vera_load="YES"
bitmap_load="YES"
bitmap_name="/boot/logo.pcx" -> 请依你的档案格式更改
bitmap_type="splash_image_data"

四. 重新激活
ps: 请检查你的 kernel 中是否有设定以下资料,一般在 4.x 中都是内定值..,至于 3.x 版,没用过..^.^

preudo-device splash

如果没有,则需将此行加入并重新编绎核心.


8、 一些 console 下使用的快速键..

相信大多使用 unix-like 的使用者,还是在 console 下执行你的日常维护工作吧,那有那些按键组合可帮我们提高效率呢..

以下按键皆适用于 tcsh 及 bash..

1. 快速移动光标

ctrl+a -> 到最前面
ctrl+e -> 到最后面

2. 编辑方面

ctrl+d ->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
ctrl+w -> 删除光标所在字前面的字符
ctrl+u -> bash:将光标前所有的字及字符删掉,tcsh:删除所有字
ctrl+k -> 将光标后所有字符删掉
ctrl+b -> 下个字符
ctrl+f -> 前一个字符
ctrl+m -> 和按下 enter 的结果一样
ctrl+h -> 和按下 del 或 backspace 键一样
del 或 backspace -> 删除前一个字符

如果对按键有研究兴趣者,不彷参考 /usr/share/syscons/keymaps/ 这个目录,其中 us.iso.kbd 是一般我们使用的按键..

9、 快速切换目录

在 FreeBSD 中常常需要切换目录,有时目录名称较长、或是有大小写、或是只记得前面几个字,怎么办..

其实只要输入部份字再加上 * 这个符号就可以了..

如我们要切换到 /usr/local/ 这个目录,只需输入 cd /usr/lo* 就可以了..

如果输入 cd /usr/l* 会如何呢?则会进到 /usr/lib/ 这个目录,这是因为 shell 找到第一个符合的条件便停止了..

10、 有关时间及时区的比较

使用 FreeBSD 大多是拿来当做主机使用,那时间及时区的正确与否就非常重要
了,以下介绍如何校整时间及时区

● 时间校正
1. 使用 date 指令

格式 date [yymmdd]HHMM
说明:
yy 年数,如 02 代表 2002 年
mm 月份 01-12
dd 日数 01-31
HH 时数 01-59
MM 分钟 01-59

2. 使用对时主机

# ntpdate clock.stdtime.gov.tw

这项需能连上网络,其中 clock.stdtime.gov.tw 是一标准时间的主机

● 时区的设定

1. 使用 tzsetup

2. 在 /etc/ 下有个档案 localtime,这个就是本机的时区设定档案,因此我们可用个取巧方式(不经由 tzsetup),如以下:

# cp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Taipei /etc/localtime

这样是不是比较快呢..

11、 如何清空档案内容..

有时我们需将一个档案内容清空,但需保留这个档案..

一般常见的用法是用文字编辑器,如 vi 将这个档案叫出来,再将其内容全部删掉,再存盘..

这样是不是有些烦呢?

有一个更好的方法,使用 true 指令..

如我们要将 /var/log/httpd-access.log 清空,则下以下指令..

# cd /var/log/
# true > httpd-access.log

12、 显示目录及档案 => tree

有时需显示某个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及档案,虽使用 ls 可达到部份功能,但并不是很方便..

在 dos 中,有个 tree 指令,是不是满好用的..

其实在 FreeBSD 中也有类似的指令 => tree..

以下我们就透过 ports 来安装 tree

# cd /usr/ports/sysutils ; make install

如此会将 tree 这个指令安装在 /usr/local/bin/ 这个目录下..

使用例子:

1. 显示 /usr/ 下的目录及档案

# tree /usr

2. 只显示 /usr 下的目录

# tree -d /usr

详细用法请参考 man tree

PS:可透过管道 | 及 more 来显示

如 tree /usr | more..

13、 如何检视档案类型

由于 FreeBSD 并没有像 dos 或 windows 般有扩展名的观念,因此要如何检查一个档案的类型呢?

用 file 吧..

语法: file

详细用法请参考 man file

14、 重复使用先前使用过的指令

你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来重复使用先前使用过的指令:

例如,我们先用 history 显示先前输入的指令:

# history
.
..
...
10 clear
11 cd /usr/local
12 ls
13 ls etc
14 cd ~
15 clear

1. 用 up down 可用上下一个指令,或是 ctrl+p ctrl+n 亦然

2. 配合 ! 的用法,例如以下(ps: 在<...>内代表要输入的东东)

!!
# !! => 重复执行上个一个指令

!<编号>
# !11 => 执行 cd /usr/local

!<指令> 可输入部份字,但前面部份需符合
# !cl
执行 15 clear 指令

! 输入部份字符,部份吻合
# !?etc?
执行 13 ls etc

以上指令在 tcsh 及 bash 下皆可使用,如此是不是可帮你省下许多时间..


15、 如何将 man 的档案印出来..

man 是大家学习 FreeBSD 的最佳资料参考来源,但在显示器上看到底不是很方便,有没有方法转成一般的文件档案呢?

使用 col 这个指令吧..

例我们要将 ssh2 转成 ssh2.txt,则使用以下语法:

# man ssh2 | col -b > ssh2.txt


16、 为何查不到正确的 ports 资料..

在 /usr/ports/ 下有着几千个 ports 的安装资料,有时我们可使用以下方式来查相关的 ports..

以下都是在 /usr/ports/ 这个目录下执行..

1. 先将 ports 资料转换成一个文字文件,如 index.txt

# make print-index > index.txt

2. 使用 make search key="...." 来查

3. 将 ports 内容转换成 README.html

用以上方法,可很容易的查到相关的 ports 资料,但很奇怪的是,为何我更新
一个 ports 的资料后(或 ports tree),为何会查不到,
查到的仍然是旧的资料..

原来,在 /usr/ports/ 中有一个 INDEX文件,以上的查询方式都是在这个
INDEX 档中查询,当你更新 ports 资料时,这个 INDEX 档并不会随之更新..

所以为了查询方便,我们需以手动的方式来做..

# make index

做完后,再更新 index.txt 及 README.html..

不过更新 INDEX 档需要一些时间,大约 12-30 分钟..(视计算机等级而定).


17、 用 dig 及 host 来取代 nslookup

一般我们用来检查网络是否有问题,大多是用以下三个指令..

nslookup
ping
traceroute

其中 nsllokup 是用来检查 dns 的相关设定, ping 用来检查自己和对方网络
否通顺,而 traceroute 则是用来检查从自己的计算机到对方的计算机所经过的
线路状况..

不过以 nslookup 而言,个人觉得不是很实用,有时我们只是想单纯的查一下某
台主机或是 MX 记录,那使用 nslookup 就有点噜嗦了..

在此介绍二个好用的指令 host 及 dig,这二个指令很类似,不过效率较 nslookup 高

# host -a <主机名称> 或

=> 输入主机名称显示 dns 正向解析的部份,输入 ip 则是显示反向(ptr)

# dig <主机名称或ip>

如要显示 MX 记录

# dig 主机名称 mx

个人是觉得比 nslookup 方便多了,你觉得呢.. ^.^

当然功能不只这些,详情请 man dig 或 host..


18、 加快你的开机速度..

严格说起来,FreeBSD 的开机速度算满快的,不过中间会有个 10 秒的延迟时间
(以便让你进入 boot 的 command prompt mode),如果你嫌这10秒还是太慢了,
那你可将时间?#123;短一些..

FreeBSD 激活时会先去参考 /boot/defaults/loader.conf 档的设定,然后再参
考 /boot/loader.conf,一般我们都不去?#123;整
/boot/defaults/loader.conf 这个档,而直接?#123;整 /boot/loader.conf..

只要在 /boot/loader.conf 中加上以下这一行即可

autoboot_delay="秒数" 即可,如

autoboot_delay="7" 代表7秒

这样开机是不是更快了..

另外建议,有时间可参考一下 /boot/defaults/loader.conf 这个档案的设定,
其中有许多实用的设定哦


19、 忘了 root 密码

如果你忘了 root 的密码怎么办,这在 FreeBSD 中满好解决的,请照以下 steps 来处理..

1. 进入单人模式

开机后,当出现

Hit [Enter] to boot immediately, or any other key for command prompt.
Booting [kernel] in 10 seconds...

按 space(或除了 enter 以外的键) 键则会进入 command prompt mode,同时出现一个 ok ..

这时请输入 boot -s 以进入单人模式

2. 选择 sh

进入单人模式后,系统会询问你要使用那个 sh,内定是 /bin/sh ,就使用这个吧,直接按 enter 跳过

3. 将所有的硬盘分割架起来

# mount -a

4. 更改密码

# passwd

长度要在 6 个以上,输入二次

5. 重新激活

# reboot


20、 有关 kernel 的激活..

kernel 对 unix-like 系统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如果 kernel 损坏或编译出了问题,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..

FreeBSD 一向以安全著称,在这方面有什么防护的措施呢?

FreeBSD 的 kernel 是放在 / 目录下,一般会有二个

kernel
kernel.GENERIC

如果你有编译过核心(kernel)的话,则原先的 kernel 会转换成 kernel.old,新
的核心会变成 kernel,也就是在 / 下的 kernel 档案如下:

kernel => 新编译过的核心
kernel.GENERIC
kernel.old => 原先的核心

那 kernel.GENERIC 是什么呢,这个是系统安装时所装好的,一般都不会变动,
即使编译过核心亦然,这个档案可说是救命核心,最好不要乱动,理由如下所
言..

FreeBSD 激活时,会使用

-六神源码网